#art #inkart #painting
這件作品是完成於2016年的春天,以台灣東北角龍洞為主題。創作的想法很單純,就是直觀的將所見所看描繪在作品裡,而不考慮加入其他常見的水墨藝術表現手法,例如留白、皴法或散點透視等。有時一張畫能不能成功,一開始就決定了。想法不夠成熟,步驟不夠確實,心態不夠沉穩,其實就註定難以繼續,只能忍痛捨去。光打稿就要花上兩週的時間,如此龐雜的細節,如果不用時間換取,又如何做到讓人驚豔的境界。第一次畫完,就掩蓋再來一次,反覆的處理三次,如此才能初步讓所繪物象充滿無數的細節,後續就是做工,再做工,一看再看,看到無感,就蓋起來,隔幾天再翻過來看......,如此反覆,不僅墨磨人,畫亦磨人呀。
這件作品尺幅雖然不大,不過還是希望能達到以小見大的視覺感受,所以幾乎都是眼睛貼近紙面,每天一點點一區區的慢慢琢磨刻劃,總共花費了三個月的時間才得以完成。以前看宋畫,尤其是崔白《雙喜圖》的野兔,被筆筆到位的毫毛線條折服,細節皆能處理到完美無暇,心想這是怎麼做到的呀???年過四十才想起以前的讀畫經驗,立馬嘗試,起初是用放大鏡協助,後來才發現更簡便的方法,就是將眼睛貼近紙面十公分的距離,近距離的觀察,更能將許多細節處理到位,只是這樣的方法,也非常耗費眼力,差不多畫一個小時就需要稍作休息,不然近視馬上加深。有時心想這樣的處理畫面,到底有沒有意義,有多少人可以察覺,又能在畫面上產生多少價值,「用最笨的方法畫畫」,既然笨到可以,想這麼多好像也只是庸人自擾,做就對了。
【梁震明簡歷】
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。
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。
個展12次,國內外聯展30餘次。
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、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。
著作「墨色的真相」與「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」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。
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。
梁震明臉書粉絲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inkliang/
梁震明痞客邦:http://tom20030208.pixnet.net/blog
梁震明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liang_chenming_art/
濤聲依舊作品介紹:http://tom20030208.pixnet.net/blog/post/158507133
水墨創作介紹:http://tom20030208.pixnet.net/blog/category/2797965
水墨材料介紹:http://tom20030208.pixnet.net/blog/category/2800158
藝術生活分享:http://tom20030208.pixnet.net/blog/category/2838915
台灣龍柱介紹:http://tom20030208.pixnet.net/blog/category/2797923
水墨藝術分享:http://tom20030208.pixnet.net/blog/category/2823594
台灣露營分享:http://tom20030208.pixnet.net/blog/category/2811651
國內旅遊分享:http://tom20030208.pixnet.net/blog/category/2798133
國外旅遊分享:http://tom20030208.pixnet.net/blog/category/2811654
空拍經驗分享:http://tom20030208.pixnet.net/blog/category/2798208